포라메디카닷넷

한약의 모든 것

메인상단(header advertising area)

화마인(火麻仁) 마자인(麻子仁) Cannabis Semen

화마인(火麻仁) Cannabis Semen

강의요약. 삼과(Cannabinaceae)에 딸린 삼1의 씨를 ‘화마인(火麻仁)’ 또는 ‘마자인(麻子仁)’이라 한다.   삼은 唐代까지도 열매와 잎, 씨를 달리 약용2하였다. 그러나 宋代에 이르러 ‘지금은 씨를 쓰는데 열매 껍질을 제거하기가 매우 어려워 물에 2-3일 담근 뒤에 껍질을 벗긴 후 건조한다.3’는 기록이 있으므로 8~11세기에 현재처럼 씨가 주요한 약용부위로 안착된 것으로 보인다.
  응용에 있어서는 시대별로 비교적 큰 차이를 보인다. 3~11세기 까지는 ‘각종 허로에 오장을 이롭게 하며 오래 복용하면 몸을 가볍게 한다.456’커나 ‘속을 보하고 기(氣)를 더한다.7’는 효능이 주를 이룬다. 그러나 12~14세기에는 ‘폐를 윤(潤)케 하고 육부의 조견(燥堅)을 이롭게 한다.8’커나, ‘도인(桃仁)과 백자인(柏子仁), 화마인(火麻仁), 송자인(松子仁)을 환으로 만들어 노인의 변비를 치료한다.9’커나, ‘마자(麻子)와 행인(杏仁)은 비(脾)를 완(緩)케 하고 조(燥)한 것을 윤(潤)케 한다.10’는 효능이 대두된다. 그 후에는 앞의 두 효능을 병기하는 예11121314도 있지만, 후자의 것을 강조하는 기록1516171819202122232425도 빈번하다. 즉, 후대로 갈수록 ‘윤조활장(潤燥滑腸)’이라는 효능이 강조되었으며 처방에서의 활용도 노인(老人)이나 허약인(虛人), 산모(産母) 등에서 보이는 장조변비(腸燥便秘)26 27에 국한되는 경향을 보이며 현대의 응용도 이와 다르지 않다.
  그 위험성에 대해서 고대의 기록28에도 대용량을 복용하면 사람으로 하여금 귀신을 보게 하고 미쳐 날뛰게 된다는 경고 문구가 있다. 현대에는 향정신성물질인 Tetrahydrocannabiol (THC)이 적게 합성되도록 유전적으로 개량한 품종에서 얻은 씨를 약용하므로 그러한 위험성은 적은 편이다.
  그럼에도 불구하고, ‘많이 복용하면 혈맥을 손상시키고 정기를 잃게하며 성기능을 저하시킨다. 부인이 많이 복용하면 냉을 유발할 수도 있다.29’, ‘늙지 않고 신선된다는 말은 더욱 허황된 말이다. 산후에도 마땅히 경계하여 신중하여 투여해야 한다. …  실증에 마땅하며 허증에는 마땅치 않다.3031’ 는 등의 경고를 상기하여 복용 용량 및 기간에 주의토록 한다.

【본초명《출전》】 火麻仁《神農本草經》

【생약명】 

Cannabis Semen

【이명】 麻子《神農本草經》 麻子仁《傷寒論》 大麻子《神農本草經集注》  大麻仁《藥性論》 火麻子《本草新編》 麻仁《대한약전외한약(생약)규격집》

【약성가】 火麻味甘溲可泄 下乳催生潤腸結

【기원】

삼과(Cannabinaceae ; 大麻科)에 딸린 한해살이풀인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의 苞葉을 제거한 성숙한 種子32.로, 가을에 果實이 성숙할 때 채취하며 曬乾한다.  

⊂ KHP33, ChP34, JP35, THP36, DPRKP37

  속씨식물군(Angiosperms ; 被子植物)
  진정쌍떡잎식물군(Eudicots ; 眞雙子叶植物)
    핵심진정쌍떡잎식물군(Core Eudicots ; 核心眞雙子叶植物)
     장미군(Rosids ; 蔷薇類植物)
       진정장미군 I (Eurosids I ; 眞蔷薇一類植物) – 콩군(Fabids ; 豆類植物)
        장미목 (Rosales ; 薔薇目)
          삼과(Cannabinaceae ; 大麻科)  ※ 한때 Moraceae로 취급하였으나 분자계통학적 연구에 의하여 별도로 분류

삼(大麻) Cannabis sativa

[ 삼(大麻) Cannabis sativa L. ]

【성상】 [KHP] 

 

화마인(火麻仁) 마자인(麻子仁) Cannabis Semen

[ 화마인(火麻仁) Cannabis Semen ]

子葉은 2개로 乳白色이며 기름기가 많다. 특이한 냄새가 있고 맛은 덤덤하다

【산지】

정부로부터 ‘허가’를 얻은 농가에서 주로 산업용으로 재배38

【성분】

脂肪油가 약 30% 함유되어 있는데, 주로 linoleic acid(59.7~62.9%), linolenic acid (14.7~17.4%), oleic acid (8.4~14.8%) 및 기타 지방산으로 구성되어 있음. Lignanamide 성분으로 cannabisin A~G, grossamide 등이 함유되어 있고, phenolic compound인 cannabinnol, cannabidil 등과 alkaloid인 cannabinoid, liganol 등이 함유되어 있음.

【작용】

∙腸壁에 작용하여 腸管운동을 촉진시켜 緩下작용을 나타낸다.
∙혈압강하·혈중지질개선(TC, TG, LDL↓; HDL↑)·담즙분비촉진·위궤양억제·진통·소염 작용을 한다.

 

【성미】 性平 味甘                 【귀경】 脾胃大腸經

【효능】 潤燥 滑腸 通便

【주치】 血虛津虧 腸燥便秘

【해설】

1. 潤燥 滑腸 通便 : 胃腸機能이 약해서 일어나는 氣虛便秘와 胃腸의 수분이 감소되어 생긴 腸燥便秘에 사용

① 性平味甘하고 質潤多脂하여 腸道를 潤滑시키는 효능 : 緩下通便에 常用하는 약물

② 滋養補虛하는 효능 : 老年이나 體虛 및 出産後에 津枯血少로 인한 腸燥便秘의 要藥

2. 古人이 “久服하면 肥健해지며 頭髮이 烏潤해진다”라고 언급 → 補養藥과 배합하여 사용된 예가 대부분 But, 장기간 복용시 중독 증상이 발생할 수 있으므로 주의!

【포제】

잡질과 殘留된 外殼을 골라내고 사용하거나 滋脾潤燥의 효능을 증강하려면 微炒하여 사용한다.

【용량】

12~20g

【금기】3940414243

腸滑者는 복용을 忌한다. 민간에서 건강식품(ex. Hempseed Oil)으로 판매하는 경우가 있으나 장기간 복용하여서는 안 되며, 一次 內服에 60~120g 이상이면 中毒症狀인 吐瀉와 四肢痲木의 症狀이 나타나며, 심하면 昏睡狀態에 이르게 된다.

 

【배합례】

枳實 芍藥 大黃 厚朴 杏仁 등을 配合하여 脾約便秘에 응용44
 마자인환 麻子仁丸《傷寒雜病論》 趺陽脈浮而濇 浮則胃氣强 濇則小便數. 浮數相搏 大便則鞕 其脾爲約 麻子仁丸主之.
 :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炙 大黃一斤,去皮 厚朴一只,炙 杏仁一升,去皮尖. 右六味 蜜爲丸 如梧桐子大 飲服十丸 日三服 漸加 以知爲度.

윤장환 潤腸丸《脾胃論》 治飲食勞倦 大便秘澀 或乾燥 閉塞不通 全不思食 及風結 血秘 皆能閉塞也. 潤燥和血疏風 自然通利也.
: 大黃去皮 當歸梢 羌活以上各五錢 桃仁湯浸,去皮尖,一兩 麻子仁去皮取仁,一兩二錢五分.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 搗羅爲細末 煉蜜爲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用白湯送下.

③ 大黃 人參 등을 配合하여 婦人의 産後便秘에 응용
신공환 神功丸《類證活人書》 治三焦氣壅 心腹痞悶 六腑風熱 大便不通 津液內枯 大腸乾澀 裡急後重 或下鮮血 痰唾稠黏 風氣下流 腰疼腳重 臍下脹痛 溺赤如金 … 治婦人產後亡津液 大便多秘 或譫言煩躁 不可用湯液 宜神功丸用靑木湯吞下.
: 大黃三兩 人參半兩 麻子仁五兩另研 訶子皮炮取二兩

cf. 神功丸《重訂通俗傷寒論》 產後亡津液 大便多閉 或譫語煩躁 以神功丸
: 麻子仁 人參各二兩 大黃 訶子皮各四兩. 爲末 麻仁研勻蜜丸桐子大. 

④ 當歸 白芍 生地黃 등을 配合하여 養血潤腸시켜 血虛便秘에 응용
사물마인환 四物麻仁丸《症因脈治》 久病傷陰 脈細而數者
: 四物湯 加麻仁·何首烏

⑤ 활혈윤조생진음 活血潤燥生津飮《醫學入門》 燥渴. … 乾咳無痰 ~ 如肺燥 皮枯瘡癢 便閉者 …. 乾疥瘙癢肺燥甚 乾疥瘙癢 皮枯屑起 ~ 便利者爲相火鬱於肺 活血潤燥生津飮.
: 天門冬 麥門冬 五味子 栝蔞仁 麻子仁 甘草 當歸 生地黃 熟地黃 天花粉各等分 水煎溫服.

자감초탕 炙甘草湯 = 복맥탕 復脈湯《傷寒論(康平本)》 傷寒解而後 脈結代 心動悸
: 甘草炙, 四兩 生姜切,三兩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 阿膠二兩 麥門冬去心,半升 麻仁半升 大棗擘,三十枚. 右九味. 以清酒七升. 水八升. 先煮八味. 取三升. 去滓. 內膠烊消盡. 溫服一升. 日三服. (一名復脈湯)

⑦ 가감복맥탕 加減復脈湯 《溫病條辨》 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邪在陽明久羈 或已下 或未下 身熱面赤 口乾舌燥 甚則齒黑唇裂 脈沉實者 仍可下之, 脈虛大 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 加減復脈湯主之 … 溫病耳聾 病系少陰 與柴胡湯者必死 六‧七日以後 宜復脈輩復其精 … 勞倦內傷 復感溫病 六‧七日以外不解者 宜復脈法 … 溫病已汗而不得汗 已下而熱不退 六‧七日以外 脈尚躁盛者 重與復脈湯 … 溫病誤用升散 脈結代 甚則脈兩至者 重與復脈 雖有他證 後治之 … 汗下後 口燥咽乾 神倦欲眠 舌赤苔老 與復脈湯 … 熱邪深入 或在少陰 或在厥陰 均宜復脈.
: 炙甘草六錢 乾地黃六錢(按地黃三種用法 : 生地者 鮮地黃未曬乾者也 可入藥煮用 可取汁用 其性甘涼 上中焦用以退熱存津, 乾地黃者 乃生地曬乾 已為丙火煉過 去其寒涼之性 本草稱其甘平, 熟地制以酒與砂仁 九蒸九曬而成 是又以丙火‧丁火合煉之也 故其性甘溫. 奈何今人悉以乾地黃為生地 北人並不知世有生地 僉謂乾地黃為生地 而曰寒涼 指鹿為馬 不可不辨) 生白芍六錢 麥冬不去心,五錢 阿膠三錢 麻仁三錢 (按柯韻伯謂 : 舊傳麻仁者誤 當系棗仁. 彼從心悸動三字中看出傳寫之誤 不為無見 今治溫熱 有取於麻仁甘益氣 潤去燥 故仍從麻仁). 水八杯 煮取八分三杯 分三次服. 劇者加甘草至一兩 地黃‧白芍八錢 麥冬七錢 日三夜一服.

대정풍주 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熱邪久羈 吸爍真陰 或因誤表 或因妄攻 神倦瘛瘲 脈氣虛弱 舌絳苔少 時時欲脫者 大定風珠主之
: 生白芍六錢 阿膠三錢 生龜板四錢 乾地黃六錢 麻仁二錢 五味子二錢 生牡蠣四錢 麥冬連心六錢 炙甘草四錢 雞子黃生二枚 鱉甲生四錢. 水八杯 煮取三杯 去滓 再入雞子黃 攪令相得 分三次服. 喘 加人參, 自汗者 加龍骨 人參 小麥, 悸者 加茯神 人參 小麥.

 

【참고】  복맥탕(複脈湯) vs 가감복맥탕(加減複脈湯)

○ 複脈湯 : 通陽益氣 + 滋陰補血 → 氣虛血少 心悸 脈結代 或氣虛身熱 短氣自汗 等

○ 加減複脈湯 : 滋陰補血 + 清熱複脈 → 熱病傷陰 身熱口乾 脈虛大 (低熱不退·神經衰弱·老年性便秘 見手足心熱 口乾舌燥 大便乾硬或數日一行 舌嫩紅 苔少 脈細數者) 等

 


일러두기

· 기원의 학명은 정명을 기준으로 기술하였으며, 생약명도 이에 맞추어 기재하였습니다.
· 국내외 공정서에 지표성분의 규정이 있을 경우에만 해당 성분을 다른 색깔로 표시하였습니다 (상세 기준은 공정서 또는 당 사이트의 한약성분정보 참조).
· 누락된 부분이 있을 수 있습니다. 상세한 해설은 위의 교재를 참조하시길 바랍니다.
· 전국한의과대학 방제학 공통교재에 수재된 처방은 번호를 붉은 색으로 표시하였습니다.
· 배합례의 처방에는 전문한의약품이 다수 포함되어 있으므로 무자격자가 임의로 사용할 수 없습니다.

이상은 아래의 교재 해당 부분을 편집자의 의도에 맞추어 수정하여 요약 기술하고, 현지답사에서 확보한 사진 자료 및 해당 본초가 사용된 방제, 강의 요약 등을 추가한 것입니다. 본초학각론 강의자료(우석대, 부산대, 원광대)의 오류를 교정하고 보충하기 위해 여기에 게시합니다.

1: 전국한의과대학본초학공동교재편찬위원회. 本草學. 서울:영림사. 2020:284-5.
2: 주영승. 증보운곡본초학. 전주:도서출판우석. 2013:588-90.
3: 신민교. 정화임상본초학. 서울:영림사. 2010:809-10.


 




각주

  1. 흔히 ‘대마’로 알려져 있다.
  2. 《食療本草》 麻蕡(麻子)〈微寒〉
    (一)治大小便不通 髮落 破血 不飢 能寒. 取汁煮粥 去五臟風 潤肺 治關節不通 髮落 通血脈 治氣. 〔證〕
    (二)靑葉: 甚長髮. 〔證〕
    (三)研麻子汁 沐發即生長. 〔證〕(四)(消渴): 麻子一升搗 水三升 煮三‧四沸 去滓冷服半升 日三 五日即愈. 〔心〕
    (五)麻子一升 白羊脂七兩 蠟五兩 白蜜一合 和杵 蒸食之 不飢. 〔證〕
    (六)《洞神經》又取大麻 日中服子末三升. 東行茱萸根剉八升 漬之. 平旦服之二升 至夜蟲下. 〔證〕
    (七)要見鬼者 取生麻子 菖蒲 鬼臼等分杵爲丸 彈子大. 每朝向日服一丸. 服滿百日即見鬼也. 〔證〕
  3. 《本草圖經》 麻蕡‧麻子麻蕡 一名麻勃 麻上花勃勃者 七月七日採. 麻子 九月採 入土者不用. 陶隱居以麻蕡爲牡麻 牡麻則無實. 蘇恭以爲蕡即實 非花也. 又引《爾雅》蕡 枲實. 及《禮》云: 苴麻之有蕡者 皆謂蕡爲子也. 謂陶重出子條爲誤. 按《本經》麻蕡 主七傷 利五臟 多食令人狂走. 觀古今方書 用麻子所治亦爾. 又麻花 非所食之物. 如蘇之論似當矣. 然朱字云: 麻蕡味辛 麻子味甘 此又似二物. 疑本草與《爾雅》‧《禮記》有稱謂不同者耳. 又古方亦有用麻花者 云味苦 主諸風及女經不利 以䗪蟲爲使. 然則蕡也‧子也‧花也 其三物乎?其葉與桐葉合搗 浸水沐發 令長潤. 皮靑淋湯濯瘀血. 根煮汗冷服 主下血不止. 今用麻仁 極難去殼 醫家多以水浸 經三‧兩日 令殼破 曝乾 新瓦上擂取白用. 農家種麻法 擇其子之有斑紋者 謂之雌麻 云用此則結實繁. 它子則不然. 葛洪主消渴 以秋麻子一升 水三升 煮三‧四沸 飲汁不過五升便瘥. 唐·韋宙《獨行方》: 主踠折骨痛不可忍. 用大麻根及葉 搗取汁 一升飲之 非時即煮乾麻汁服亦同. 亦主撾打瘀血 心腹滿 氣短 皆效. 《篋中方》單服大麻仁酒 治骨髓風毒疼痛 不可運動者 取大麻仁水中浸 取沉者一大升 漉出曝乾 於銀器中旋旋炒 直須慢火 待香熟 調勻 即入木臼中 令三‧兩人更互搗一‧二數 令及萬杵 看極細如白粉即止 平分爲十貼 每用一貼 取家釀無灰酒一大瓷湯碗 以砂盆柳木槌子點酒 研麻粉 旋濾 取白酒 直令麻粉盡 余殼即去之 都合酒一處 煎取一半 待冷熱得所 空腹頓服 日服一貼 藥盡全瘥. 輕者只於四‧五貼則見效. 大抵甚者 不出十貼 必失所苦耳. 其效不可勝紀. 雜它物而用者 張仲景治脾約 大便秘 小便數. 麻子丸 麻子二升 芍藥半斤 厚朴一尺 大黃‧枳實各一斤 杏仁一升 六物熬搗篩 蜜丸 大如梧桐子 以漿水飲下十丸 食後服之 日三 不知益加之. 唐方七宣麻仁丸 亦此類也.
  4. 《神農本草經》 麻蕡. 味辛平. 主五勞七傷 利五藏 下血寒氣. 多食令人見鬼狂走. 久服通神明 輕身. 一名麻勃.
    麻子. 味甘平. 主補中益氣 肥健 不老神僊.
  5. 《本草經集注》 麻蕡. 味辛 平 有毒. 主治五勞七傷 利五臟下血寒氣. 破積 止痹 散膿. 多食令人見鬼狂走. 久服通神明 輕身. 一名麻勃 此麻花上勃勃者. 七月七日採 良. 麻蕡即牡麻 牡麻則無實 今人作布及履用之. 麻勃 方藥亦少用 術家合人參服之 令逆知未來事. 其子中人 合丸藥並釀酒 大善 而是滑利性. 麻根汁及煮飲之 亦主瘀血‧石淋. (《新修》二九. 頁 《大觀》卷二十四 《政和》四八二頁)
    麻子. 味甘 平 無毒. 主補中益氣 久服肥健不老. 治中風汗出 逐水 利小便 破積血. 復血脈 乳婦產後余疾 長髮 可爲沐藥. 久服神仙. 九月採. 入土中者賊人. 生太山川穀. (畏牡蠣‧白薇 惡茯苓. (《新修》二九. 頁 《大觀》卷二十四 《政和》四八二頁)
  6. 《新修本草》 麻蕡. 味辛 平 有毒. 主五勞七傷 利五臟 下血寒氣 破積 止痹 散膿. 多食令人見鬼狂走. 久服通神明 輕身. 一名麻勃 此麻花上勃勃者. 七月七日採 良.
    麻子 味甘 平 無毒. 主補中益氣 肥健不老. 療中風汗出 逐水 利小便 破積血 復血脈 乳婦產後余疾 長髮 可爲沐藥. 久服神仙. 九月採. 入土中者賊人. 生太山川穀. 畏牡蠣‧白薇 惡茯苓. 麻蕡即牡麻 牡麻則無實 今人作布及履用之. 麻勃 方藥亦少用 術家合人參服之 令逆知未來事. 其子中仁 合丸藥並釀酒 大善 而是滑利性. 麻根汁及煮飲之 亦主瘀血‧石淋.
    〔謹案〕蕡 即麻實 非花也. 《爾雅》云: 蕡 枲實. 《禮》云: 苴 麻之有蕡者. 注云: 有子之麻爲苴. 皆謂子耳. 陶以一名麻勃 謂勃勃然如花者 即以爲花 重出子條 誤矣. 既以麻蕡爲米之上品 今用花爲之 花豈堪食乎?根主產難胞衣不出 破血壅脹 帶下 崩中不止者 以水煮服之 效. 漚麻汁 主消渴. 搗葉水絞取汁 服五合 主蛔蟲. 搗敷蠍毒 效.
  7. 《證類本草》 麻蕡(音墳). 味辛 平 有毒. 主五勞七傷 利五臟 下血寒氣 破積 止痹 散膿 多食令見鬼狂走. 久服通神明 輕身. 一名麻勃 此麻花上勃勃者. 七月七日採 良.
    麻子. 味甘 平 無毒. 主補中益氣 中風汗出 逐水 利小便 破積血 復血脈 乳婦產後余疾 長髮 可爲沐藥. 久服肥健不老 神仙. 九月採 入土者損人. 生太山川穀. (畏牡蠣‧白薇 惡茯苓)
    陶隱居云: 麻蕡即牡麻 牡麻則無實 今人作布及履用之. 麻勃 方: 藥亦少用 術家合人參服 令逆知未來事. 其子中仁 合丸藥並釀酒 大善 然而其性滑利. 麻根汁及煮飲之 亦主瘀血 石淋. 唐本注云: 蕡 即麻實 非花也. 《爾雅》云: 蕡 枲實. 《禮》云: 苴 麻之有枲者. 注云: 有子之麻爲苴. 皆謂子爾. 陶以一名麻勃 謂勃勃然如花者 即以爲花 重出子條 誤矣. 既以麻枲爲米之上品 今用花爲之 花豈爲堪食乎?根主產難衣不出 破血壅脹 帶下 崩中不止者 以水煮服之 效. 漚麻汁 主消渴. 搗葉水絞取汁 服五合 主蛔蟲 搗敷蠍毒 效. 今按陳藏器本草云: 麻子 下氣 利小便 去風痹皮頑. 炒令香 搗碎 小便浸取汁服. 婦人倒產 吞二七枚即正. 麻子去風 令人心歡 壓爲油 可以油物. 早春種爲春麻 子小而有毒, 晚春種爲秋麻 子入藥佳. 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 黂 枲實. 釋曰: 枲 麻也, 黂 麻子也. 《儀禮》注: 苴 麻之有黂者. 又《禹貢》靑州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又曰荸麻. 釋曰: 苴 麻之盛子者也. 一名荸 一名麻母. 藥性論云: 麻花 白麻是也. 味苦 微熱 無毒. 方: 用能治一百二十種惡風 黑色遍身苦癢 逐諸風惡血. 主女人經候不通 䗪蟲爲使. 又葉沐發 長潤. 靑麻湯淋瘀血 主又下血不止. 麻靑根一十七枚 洗去土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冷 分六服. 又云: 大麻仁 使. 治大腸風熱結澀及熱淋. 又麻子二升 大豆一升 熬令香 搗末 蜜丸 日二服 令不飢 耐老益氣. 子五升研 同葉一握搗相和 浸三日去滓 沐發 令白髮不生 補下焦 主治渴. 又子一升 水三升 煮四‧五沸 去滓 冷服半升 日二服 瘥. 陳士良云: 大麻仁 主肺臟 潤五臟 利大小便 疏風氣. 不宜多食 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氣 婦人多食髮帶疾. 日華子云: 大麻 補虛勞 逐一切風氣 長肌肉 益毛髮 去皮膚頑痹 下水氣及下乳 止消渴 催生 治橫逆產.
    圖經曰: 麻黂‧麻子 生泰山川穀 今處處有. 皆田圃所蒔 績其皮以爲布者 麻蕡一名麻勃 麻上花勃勃者 七月七日採 麻子九月採 入土者不用. 陶隱居以麻蕡爲牡麻 牡麻則無實. 蘇恭以爲蕡即實 非花也. 又引《爾雅》蕡 枲實. 及《禮》云: 苴 麻之有蕡者 皆謂蕡爲子也. 謂陶重出子條爲誤. 按《本經》麻蕡 主七傷 利五臟 多食令人狂走. 觀古今方: 書 用麻子所治亦爾. 又麻花 非所食之物. 如蘇之論似當矣. 然朱字云: 麻蕡味辛 麻子味甘 此又似二物. 疑本草與《爾雅》‧《禮記》有稱謂不同者耳. 又古方: 亦有用麻花者 云味苦 主諸風及女經不利 以䗪蟲爲使. 然則蕡也‧子也‧花也 其三物乎?其葉與桐葉合搗 浸水沐發 令長潤. 皮靑淋湯濯瘀血. 根煮汁冷服 主下血不止. 今用麻仁 極難去殼 醫家多以水浸 經三‧兩日 令殼破 曝乾 新瓦上擂取白用. 農家種麻法: 擇其子之有斑紋者 謂之雌麻 云用此則結實繁 它子則不然. 葛洪: 主消渴 以秋麻子一升 水三升 煮三‧四沸 飲汁不遇五升便瘥. 唐·韋宙《獨行方》: 主踠折骨痛不可忍. 用大麻根及葉 搗取汁一升飲之 非時即煮乾麻汁服亦同. 亦主撾打瘀血 心腹滿 氣短 皆效. 《篋中方》: 單服大麻仁酒 治骨髓風毒 疼痛不可運動者. 取大麻仁水中浸 取沉者一大升 漉出曝乾 於銀器中旋旋炒 直須慢火 待香熟 調勻 即入木臼中 令三‧兩人更互搗一‧二數 令及萬杵 看極細如白粉即止 平分爲十貼 每用一貼 取家釀無灰酒一大瓷湯碗 以砂盆‧柳木棰子點酒 研麻粉 旋濾 取白酒直令麻粉盡 余殼即去之 都合酒一處 煎取一半 待冷熱得所 空腹頓服 日服一貼 藥盡全瘥. 輕者只於四‧五貼則見效. 大抵甚者 不出十貼 必失所苦耳. 其效不可勝紀. 雜它物而用者 張仲景治脾約 大便秘 小便數. 麻子丸: 麻子二升 芍藥半斤 厚朴一尺 大黃‧枳實各一斤 杏仁一升 六物熬搗篩 蜜丸 大如梧桐子. 以漿水飲下十丸 食後服之 日三 不知益加之. 唐方: 七宣麻仁丸 亦此類也.
    唐本余: 主五勞. 麻子 寒. 肥健 人不老. 食療云微寒. 治大小便不通 髮落 破血 不飢 能寒. 取汁煮粥 去五臟風 潤肺 治關節不通 髮落 通血脈 治氣. 靑葉 甚長髮. 研麻子汁 沐發即生長. 麻子一升 白羊脂七兩 蠟五兩 白蜜一合 和杵 蒸食之 不飢. 《洞神經》又取大麻 日中服子末三升, 東行茱萸根銼八升 漬之. 平旦服之二升 至夜蟲下. 要見鬼者 取生麻子‧菖蒲‧鬼臼等分 杵爲丸 彈子大. 每朝向日服一丸 服滿百日即見鬼也. 聖惠方: 治生眉毛. 用七月烏麻花 陰乾爲末. 生烏麻油浸 每夜敷之. 又方: 主妊娠心痛煩悶. 用麻子一合研 水一盞 煎取六分 去滓 非時溫服.
    外臺秘要: 治瘰癧. 七月七日出時收麻花 五月五日收葉 二件作炷子 於癧上灸百壯. 又方: 治虛勞 下焦虛熱 骨節煩疼 肌肉急 小便不利 大便數少 吸吸口燥少氣 淋石熱. 大麻仁五合研 水二升 煮去半分 服四‧五劑瘥. 又方: 治嘔. 麻仁三兩杵熬 以水研取汁 著少鹽 吃立效. 李諫議嘗用 極妙. 千金方: 治髮落不生 令長. 麻子一升 熬黑壓油以敷頭 長髮妙. 又方: 治風癲及百病. 麻仁四升 水六升 猛火煮令牙生去滓 煎取七升. 旦空心服 或發或不發 或多言語 勿怪之. 但人摩手足須定 凡進三劑愈. 又方: 主產後血不去. 麻子五升 酒一升 漬一宿 明旦去滓 溫服一升 先食. 不瘥 夜再服一升 不吐不下 不得與男子通 一月將養如初. 肘後方: 葛氏: 大便不通 研麻子相和爲粥食. 又方: 治淋下血. 麻根十枚 水五升 煮取二升. 一服血止 神驗. 又方: 大渴 日飲數斗 小便赤澀者. 麻子一升 水三升 煮三‧四沸. 取汁飲之 無限日 過九升麻子愈. 又方: 卒被毒箭. 麻仁數升 杵飲汁瘥. 食醫心鏡: 治風水腹大 臍腰重痛 不可轉動. 冬麻子半升碎 水研濾取汁 米二合 以麻子汁煮作稀粥 著蔥‧椒‧薑‧豉 空心食之. 又方: 主五淋 小便赤少 莖中疼痛. 冬麻子一升 杵研濾取汁二升 和米三合煮粥 著蔥‧椒及熟煮 空心服之. 又方: 主妊娠損動後腹痛. 冬麻子一升 杵碎熬 以水二升煮 取汁熱沸 分爲三‧四服. 新續十全方: 令易產. 大麻根三莖 水一升 煎取半升 頓服立產. 衣不下服之亦下. 子母秘錄: 產後穢汙不盡 腹滿. 麻子三兩 酒五升 煮取二升. 分溫二服 當下惡物. 又方: 治小兒赤白痢 多體弱不堪 大困重者. 麻子一合 炒令香熟 末服一錢匕 蜜漿水和服 立效. 又方: 治小兒疳瘡. 嚼麻子敷之 日六‧七度. 周禮典枲職疏枲 麻也. 案《喪服傳》云: 牡麻者 枲麻也. 則枲是雄麻, 對苴是麻之有黃者也. 《毛詩·九月》菽苴疏云: 謂採麻實以供羹食. 詩云: 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 蕡即實也. 麻蕡則知麻實也 非花也 麻亦花而後有實也. 龍魚河圖曰歲暮夕四更中 取二七豆子 二七麻子. 家人頭少許發 合麻子‧豆著井中祝敕. 並使其家竟年不遭傷寒 闢五溫鬼.
  8. 《珍珠囊藥性賦》 麻子仁潤肺 利六腑之燥堅
  9. 《湯液本草》 桃仁 ….. 《衍義》云: 老人虛秘 與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 等分同研 熔白蠟 和丸如桐子大. 以少黃丹湯下. 仲景治中焦畜血用之.
  10. 《本草發揮》 大麻子.
    成聊攝云: 《內經》曰: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麻子‧杏仁之甘 緩脾而潤燥.
    海藏云: 入足太陰經‧手陽明經. 汗多‧胃熱‧便難三者 皆因燥熱而亡津液 故曰脾約. 約者 約束之義. 經云: 燥者潤之. 故仲景以麻子仁潤足太陰之燥及通腸也.
  11. 《本草蒙筌》 火麻子. 味甘 氣平. 無毒. 鄉落俱有 平地沿栽. 根實花莖 依時收採. 各有用度 並無棄遺. 麻骨可作炬心 麻皮堪績布疋. 麻子入藥 修制宜精. 始用帛包浸沸湯 待冷檢出, 次以繩吊懸井內 隔水勿沾. 務過一宵 方取曝日. 候乾燥置平地面 壓重板揩淨殼皮. 擇起細仁 隨宜索效. 或攙粳米煮粥 或佐血藥爲丸. 經入陽明大腸及足太陰脾臟. 惡茯苓一味 畏牡蠣白薇. 益氣補中 催生下乳. 去中風出汗 皮膚頑痹, 潤大腸風熱 結澀便難. 止消渴而小水能行 破積血而血脈可腹. 胎逆橫生易順 產後余疾總除. 和菖蒲鬼臼爲丸 吞服即見鬼魅. (要見鬼者 用各等分 杵 丸彈大. 每朝向日服一丸 滿百日即見鬼魅)合豆子頭髮著井 祝敕能闢瘟魔. (除夜四更 取麻子‧豆子各二七粒 家人頭髮少許 著井中祝敕井吏 能闢五瘟鬼 竟年免瘟疫傷寒)仍作沐湯 頭髮滋潤. 久服肥健 不老神仙. 重壓取油 亦能油物. 麻花味苦性熱 堪調經水不通. 驅惡風黑色遍身 散諸風瘙癢難抵. 麻根煮服 更通石淋. 除難產帶下崩中 逐踠折撾打瘀血. 麻葉搗汁 又殺蛔蟲. 或被蠍傷 敷之即效. 麻沸湯專主虛熱 漬麻汁善解渴消.
  12. 《本草綱目》 麻仁
    【修治】宗奭曰: 麻仁極難去殼. 取帛包置沸湯中 浸至冷出之. 垂井中一夜 勿令著水. 次日日中曝乾 就新瓦上挼去殼 簸揚取仁 粒粒皆完. 張仲景麻仁丸 即此大麻子中仁也.
    【氣味】甘 平 無毒. 詵曰: 微寒. 普曰: 先藏地中者 食之殺人. 士良曰: 多食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氣. 婦人多食即髮帶疾.  畏牡蠣‧白薇 惡茯苓.
    【主治】補中益氣. 久服 肥健不老 神仙(《本經》). 治中風汗出 逐水氣 利小便 破積血 復血脈 乳婦產後余疾. 沐發 長潤(《別錄》). 下氣 去風痹皮頑 令人心歡 炒香 浸小便 絞汁服之. 婦人倒產 吞二‧七枚即正(藏器). 潤五臟 利大腸風熱結燥及熱淋(士良). 補虛勞 逐一切風氣 長肌肉 益毛髮 通乳汁 止消渴 催生難產(《日華》). 取汁煮粥 去五臟風 潤肺 治關節不通 髮落(孟詵). 利女人經脈 調大腸下痢. 塗諸瘡癩 殺蟲. 取汁煮粥食 止嘔逆(時珍).
    【發明】弘景曰: 麻子中仁 合丸藥並釀酒 大善. 但性滑利. 劉完素曰: 麻 木谷也而治風 同氣相求也. 好古曰: 麻仁 手陽明‧足太陰藥也. 陽明病汗多‧胃熱‧便難 三者皆燥也. 故用之以通潤也. 成無己曰: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麻仁之甘 以緩脾潤燥.
    【附方】舊十九 新十九.
    服食法: 麻子仁一升 白羊脂七兩 蜜蠟五兩 白蜜一合 和杵蒸食之 不飢耐老. (《食療》).
    耐老益氣 久服不飢: 麻子仁二升 大豆一升 熬香爲末 蜜丸. 日二服. (《藥性論》). 大麻仁酒 治骨髓風毒疼痛 不可運動: 用大麻仁水浸 取沉者一大升曝乾 於銀器中旋旋慢炒香熟 入木臼中搗至萬杵 待細如白粉即止 平分爲十帖. 每用一帖 取家釀無灰酒一大碗 同麻粉 用柳槌蘸入砂盆中擂之 濾去殼 煎至減半. 空腹溫服一帖. 輕者四五帖見效 甚者不出十帖 必失所苦 效不可言. (《篋中方》).
    麻子仁粥 治風水腹大 腰臍重痛 不可轉動: 用冬麻子半斤 研碎 水濾取汁 入粳米二合 煮稀粥 下蔥‧椒‧鹽豉. 空心食. (《食醫心鏡》).
    老人風痹: 麻子煮粥 上法食之.
    五淋澀痛: 麻子煮粥 如上法食之. (同上).
    大便不通: 麻子煮粥 如上法服之. (《肘後方》).
    麻子仁丸治脾約 大便秘而小便數: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厚朴一尺 大黃‧枳實各一斤 杏仁一升 熬研 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以漿水下十丸 日三服. 不知再加. (張仲景方).
    產後秘塞: 許學士云: 產後汗多則大便秘 難於用藥 惟麻子蘇子粥最穩. 不惟產後可服 凡老人諸虛風秘 皆得力也. 用大麻子仁‧紫蘇子各二合 洗淨研細 再以水研 濾取汁一盞 分二次煮粥啜之. (《本事方》).
    產後瘀血不盡: 麻子仁五升 酒一升漬一夜 明旦去滓溫服一升 先食服不瘥 夜再服一升 不吐不下. 不得與男子通一月 將養如初產法. (《千金方》).
    胎損腹痛: 冬麻子一升 杵碎熬香 水二升煮汁 分服. (《心鏡》).
    妊娠心痛煩悶: 麻子仁一合(研) 水二盞 煎六分 去滓服. (《聖惠》).
    月經不通 或兩三月 或半年‧一年者用麻子仁二升 桃仁二兩 研勻 熟酒一升 浸一夜. 日服一升. (《普濟》).
    嘔逆不止: 麻仁三合杵熬 水研取汁 著少鹽 吃立效. 李諫議常用 極妙. (《外臺》).
    虛勞內熱 下焦虛熱 骨節煩疼 肌肉急 小便不利 大便數 少氣吸吸 口燥熱淋: 用大麻仁五合(研) 水二升 煮減半 分服. 四五劑瘥. (《外臺》).
    補下治渴: 麻子仁一升 水三升 煮四五沸去滓 冷服半升 日二. (《藥性論》).
    消渴飲水 日至數斗 小便赤澀: 用秋麻子仁一升 水三升 煮三‧四沸. 飲汁 不過五升瘥. (《肘後方》).
    乳石發渴: 大麻仁三合 水三升 煮二升 時時呷之. (《外臺》).
    飲酒咽爛 口舌生瘡: 大麻仁一升 黃芩二兩 爲末 蜜丸. 含之. (《千金方》).
    腳氣腫渴: 大麻仁熬香 水研取一升 別以水三升 煮一升赤小豆 取一升汁 即內麻汁 更煎三五沸. 食豆飲汁. (《外臺秘要》).
    腳氣腹痹: 大麻仁一升(研碎). 酒三升 漬三宿 溫服大良. (《外臺》).
    血痢不止: 《必效方》: 用麻子仁汁煮綠豆. 空心食 極效. (《外臺》).
    小兒痢下赤白 體弱大困者: 麻子仁三合 炒香研細末. 每服一錢 漿水服 立效. (《子母秘錄》).
    截腸怪病 大腸頭出寸余 痛苦 干則自落 又出 名爲截腸病 若腸盡即不治: 但初覺截時 用器盛脂麻油坐浸之 飲大麻子汁數升 即愈也. (夏子益《奇疾方》).
    金瘡瘀血在腹中: 用大麻仁三升 蔥白十四枚
    搗熟 水九升 煮一升半 頓服. 血出不盡 更服. (《千金》).
    腹中蟲病: 大麻子仁三升 東行茱萸根八升 漬水. 平旦服二升 至夜蟲下. (《食療》).
    小兒疳瘡: 嚼麻子敷之 日六‧七度. (《子母秘錄》).
    小兒頭瘡: 麻子五升. 研細 水絞汁 和蜜敷之. (《千金》).
    白禿無發: 麻子三升炒焦研末 豬脂和塗 發生爲度. (《普濟方》).
    髮落不生: 蕡麻子汁煮粥 頻食之. (《聖濟總錄》).
    聤耳出膿: 麻子一合 花胭脂一分. 研勻 作梃子 綿裹塞之. (《聖惠方》).
    大風癩疾: 大麻仁三升淘曬 以酒一斗浸一夜 研取白汁 濾入瓶中 重湯煮數沸收之. 每飲一小盞 兼服茄根散‧乳香丸 取效. (《聖惠方》.
    卒被毒箭: 麻仁數升 杵汁飲. (《肘後》).
    解射罔毒: 大麻子汁 飲之良. (《千金》).
    闢禳溫疫: 麻子仁‧赤小豆各二七枚 除夜著井中. 飲水良. (《龍魚河圖》).
    赤遊丹毒: 麻仁搗末 水和敷之. (《千金方》).
    濕癬肥瘡: 大麻㶆敷之 五日瘥. (《千金方》).
    瘭疽出汁 生手足肩背 累累如赤豆狀: 剝淨 以大麻子炒研末摩之. (《千金方》).
  13. 《本草崇原》 大麻仁. 氣味甘平 無毒. 主補中‧益氣. 久服肥健 不老神仙. (大麻即火麻 俗名黃麻. 始出泰山川穀 今處處種之 其利頗饒. 葉狹莖長 五六月開細黃花成穗 隨結子可取油. 《齊民要術》曰: 麻有雌雄 於放花時拔出雄者 若未花先拔 則不結子)
    大麻放花結實於五六月之交 乃陽明太陰主氣之時. 《經》云: 陽明者 午也. 五月盛陽之陰也. 又 長夏屬太陰主氣 夫太陰‧陽明 雌雄相合 麻仁稟太陰‧陽明之氣 故氣味甘平. 主補中者 補中土也. 益氣者 益脾胃之氣也. 夫脾胃氣和則兩土相爲資益 陽明燥土得太陰濕氣以相資 太陰濕土得陽明燥氣以相益 故久服肥健 不老神仙.
  14. 《本經逢原》 麻子仁 即麻子蕢. 甘平 無毒. 入藥微炒研用 入丸湯泡去殼 取帛包煮沸湯中浸至冷出之 垂井中一夜 勿著水 次日日中曝乾 挼去殼 簸揚取仁.
    《本經》實名麻仁 補中益氣 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花名麻勃 治一百二十種惡風 黑色 遍身苦癢 逐諸風惡血 女人經候不通.
    [發明] 麻仁入手陽明‧足太陰 其性滋潤. 初服能令作瀉 若久服之能令肥健 有補中益氣之功. 臟腑結燥者宜之. 仲景治陽明病汗多胃熱便難 脾約丸用之 取潤脾土枯燥也. 《日華》止消渴 通乳汁 主催生難產 及老人血虛 產後便秘宜之. 麻勃治身中伏風 同優缽羅花爲麻藥 砭癰腫不知痛. 葉絞汁 服五合下蛔蟲 搗爛敷蠍毒俱效. 黃麻破血利小便. 麻根搗汁治產難衣胞不下 煮服治崩中不止 生走而熟守也 並治熱淋下血不止. 根葉並治撾打瘀血 心腹滿痛 搗汁服之皆效. 陳黃麻燒灰 酒服方寸匕 散內傷瘀血.
  15. 《本草彙言》 大麻仁. 潤大腸風熱燥結之藥也(陳士良). 劉氏(完素)曰: 麻 木谷也. 而治風去燥 同氣相求也. 如傷寒論陽明病 汗多 胃熱便難者 屬火燥而結也. 仲景方用此以通潤之. 如老人氣閉血燥‧脾弱而大便難者 婦人產後血澀氣結‧營衛凝泣而大便難者 屬血燥而結也. 證治方用此以潤養之. 他如癘風癩疾 皮枯肢廢 津衰毛落 而營衛之氣不通者 屬風燥而結也. 陳士良用此以轉運風機. 《聖惠方》用此釀酒 以通肌竅之風結耳. 然質性滑利 多食有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事. 婦人多食 即髮帶疾 以其滑利下行 走而不守故也.
    [集方] (仲景方: )治脾弱氣不行 大便秘而小便數. 用麻子仁二兩另研 杏仁四兩另研 白芍藥‧厚朴‧枳實‧大黃各五兩 俱酒拌炒 研爲末 入大麻子仁‧杏仁 一總和勻 煉蜜丸 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以知爲度.
    (《本事方》: )治婦人產後氣結血燥 大便不通. 用大麻子仁‧紫蘇子各二兩 水洗淨 研細末 以水研 濾取汁一盞 分二三次服. 此方不惟治產後血燥 凡老人諸虛血燥 風秘 氣秘 大便不通 皆得力也.
    (《聖惠方》: )治大風癩疾 皮枯血燥 眉發脫落 將成敗廢. 用大麻子仁五升 水淘淨 曬燥水氣 以酒一斗 浸一夜 研取白汁 用紗濾出 入瓶中 重湯煮數百沸 收之. 每早晚以量飲之.
    續補集方 治風水腹大 腰臍重痛 不可轉側. 用大麻子仁四兩 研碎 水濾汁 入白米一升 煮粥食. 此方並治老人風痹疼痛 大便不通者.
    (《普濟方》: )治婦人無故月經不通 或兩三月 或六七月 或一年者. 用大麻子仁二升 桃仁四兩 研勻 熟酒三升 浸二夜 隨量不拘時飲之.
    (《肘後方》: )治消渴飲水 日至數斗 小便赤澀. 用大麻子仁一升 水三升 煮百沸 飲湯代茶 不過五升愈.
    (《外臺秘方》: )治血痢不止. 用大麻子仁三合 水五碗 煮百沸 取湯再煮綠豆三合 空心食 極效.
    洽跌打撲傷 瘀血在腹中. 用大麻子仁二升 蔥白二十枝 水六升 煮二升服. 血散不盡 再服.
  16. 《神農本草經疏》 麻子. 味甘 平 無毒. 主補中益氣 中風汗出 逐水 利小便 破積血 復血脈 乳婦產後余疾 長髮 可爲沐藥. 久服肥健 不老神仙.
    [疏] 麻子 即大麻仁 稟土氣以生. 《本經》: 味甘平無毒. 然其性最滑利 甘能補中 中得補則氣自益. 甘能益血 血脈復則積血破 乳婦產後余疾皆除矣. 風並於衛 則衛實而榮虛. 榮者 血也 陰也. 經曰: 陰弱者 汗自出. 麻仁益血補陰 使榮衛調和 風邪去而汗自止也. 逐水利小便者 滑利下行 引水氣從小便而出也. 好古云: 入手‧足陽明 足太陰經. 陽明病汗多 及胃熱便難三者皆燥也. 用之以通潤. 經曰: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 故仲景脾約丸用之.
    [主治參互] 《食醫心鏡》麻子仁粥: 治風水腹大 腰臍重痛 不可轉動. 用冬麻子半升 研碎 水濾取汁 入粳米二合 煮稀粥 下蔥‧椒‧鹽豉 空心食. 仲景方: 麻子仁丸 治脾約 大便秘而小便數.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厚朴一尺 大黃‧枳實各一斤 杏仁一升 熬研 煉蜜丸梧子大. 每以漿水下十丸 日三服. 不知再加. 《本事方》: 產後秘塞. 許學士云: 產後汗多則大便必秘 難於用藥 惟麻子粥最穩. 不惟產後可服. 凡老人諸虛風秘 皆妙. 用大麻子仁‧紫蘇子各二合 洗淨研細 再以水研 濾取汁一盞 分二次煮粥啜之. 夏子益《奇疾方》: 截腸怪病 大腸頭出寸余 痛苦 干則自落 又出 名爲截腸病 若腸盡則不治. 但初覺截時 用器盛脂麻油坐浸之 飲大麻子汁數升 即愈也.
    [簡誤] 陳士良云: 多食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事 婦人多食即髮帶疾 以其滑利下行 走而不守也.
  17. 《本草詳節》 火麻仁(即大麻子中仁). 味甘 氣平. 生各處. 骨可作炬心 皮堪績布. 入脾‧胃‧大腸經. 凡使 極難去殼 以帛包置沸湯中 浸至冷取出 垂井中一夜 勿著水 日中曬乾 於新瓦上挼去殼 簸揚取仁 粒粒皆完.
    主大腸風熱結燥 小便淋閉 皮膚頑痹風癩 骨髓疼痛 風水腹大 腰臍重痛 中風汗出 嘔逆 消渴 妊娠心痛腹痛 逆生倒產 產後惡露不盡 小兒赤白痢.
    按: 火麻仁 木谷也 而治風 同氣相求也. 陽明病汗多 胃熱便難 三者皆燥也 故用以通潤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麻仁之甘 以緩脾潤燥 古方代脈用之 以其復血脈而益中氣也.
  18. 《本草新編》 火麻子 味甘 氣平 無毒. 入陽明大腸經及足太陰脾臟. 益氣補中 催生下乳 去中風汗出‧皮膚頑痹 潤大腸風熱結澀便難 止消渴而小水能行 破精血而血脈可復. 產逆橫生易順 沐發可潤. 此物性過於潤 凡燥結者 可借之以潤腸 而脾氣虛者 斷難多服. 至於吞之可以見魅 祝之可以闢瘟 俱非近理之談 而不老神仙尤爲荒誕. 產後宜戒 慎勿輕投之也. 或問火麻子宜於大便燥結之人 《本草》所載其功用 亦果多乎?夫火麻子實有功用 但宜於實症 而不宜於虛症而已.
  19. 《本草備要》 大麻仁. 大麻 即作布之麻 俗作火麻. 潤燥滑腸. 甘平滑利. 脾‧胃‧大腸之藥 緩脾潤燥. 治陽明病‧胃熱汗多而便難(三者皆燥也 汗出愈多 則津枯而大便愈燥. 張仲景治脾約有麻仁丸. 成無己曰: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麻仁之甘 以緩脾潤燥. 張子和曰: 諸燥皆三陽病) 破積血 利小便 通乳催生. 又木谷也 亦能治風. 極難去殼 帛裹置沸湯 待冷 懸井中一夜 曬乾 就新瓦上挼去殼 搗用. 畏茯芩‧白薇‧牡蠣.
  20. 《本草從新》 大麻仁. 一名火麻. 潤燥滑腸. 甘平滑利. 緩脾潤燥. 治陽明病胃熱. 汗多而便難. (汗出愈多‧則精枯而大便愈燥‧仲景治脾病‧有麻仁丸‧成無己曰: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子和曰: 諸燥皆三陽病)宣風利關節. 催生而通乳. 陳士良食性本草云. 多食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事. 婦人多食. 即髮帶疾. 以其滑利下行. 走而不守也. 腸滑者尤忌. 極難去殼. 帛裹置沸湯中. 待冷. 懸井中一夜. 曬乾. 就新瓦上挼去殼. 搗用. 畏牡蠣‧白薇‧茯苓. (卒被毒箭‧煮汁飲‧赤遊丹毒‧搗末‧水和敷)
  21. 《得配本草》 大麻仁. 一名火麻. 畏茯苓‧牡蠣‧白薇. 甘 平. 滑利. 入足太陰 兼手陽明經血分. 理女子經脈 治汗多胃燥 除里結後重 去皮膚頑痹 能催生下乳. 合蘇子研汁煮粥 治虛風便秘. 同紫菀‧杏仁煎服 治大便不利. (肺氣潤 便自利)以蔥‧椒‧鹽豉入麻仁粥食之 治風水腹大 腰臍重痛. 去殼研用. 多食滑精痿陽髮帶疾. 怪症: 腸頭出寸許 痛苦非常 干則自落 又出又落 名截腸. 宜於初起麻油浸之 食大麻仁汁數升而愈.
  22. 《本草求真》 火麻仁 (麻麥稻)潤燥滑腸. 火麻仁(專入脾胃大腸). 即今作布火麻之麻所產之子也. 與胡麻之麻絕不相似. 味甘性平. 按書皆載緩脾利腸潤燥. 如傷寒陽明胃熱. 汗多便閉. 治多用此. 蓋以胃府燥結. 非此不解. (汪昂曰. 胃熱汗多便難. 三者皆燥也. 汗出愈多. 則津枯而大便愈燥. 仲景治脾約有麻仁丸. 成無己曰.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 張子和曰. 諸燥皆三陽病)更能止渴通乳. 及婦人難產. 老人血虛. 產後便秘最宜. (弘景曰. 麻子中仁合丸藥. 並釀酒大善. 但性滑利. 許學士云. 產後汗多則大便秘. 難於用藥. 惟麻子粥最穩. 不惟產後可服. 凡老人諸虛風秘. 皆得力也)至云初服作瀉. 其說固是. 久服能令肥健. 有補中益氣之功. 亦是燥除血補而氣自益之意. 若云寬能益氣. 則又滋人岐惑矣!但性生走熟守. (生用破血利小便. 搗汁治產難胎衣不下. 熟用治崩中不止)入藥微炒研用. 入丸湯泡去殼. 取帛包煮. 沸湯中浸. 至冷出之. 垂井中一夜. 勿著水. 次日日中曝乾. 挼出殼. 簸揚取仁. 畏茯苓白薇牡蠣.
  23. 《要藥分劑》 大麻仁. 俗作火麻仁. 味甘 性平 無毒. 得土氣以生 畏牡蠣‧白薇‧茯苓.
    【主治】主補虛勞. 潤五臟. 疏風氣. 治大腸風熱結澀. 利小便. 療熱淋. 通利大小便. (開寶) 產後余疾. (孟詵)緩脾潤燥. 治陽明病胃熱汗多而便難. 破血積. 通乳催生. 又木谷也. 亦能治風. (備要)
    【歸經】入脾胃大腸三經. 爲滑利之品.
    【前論】甄權曰 汗多胃熱便難三者 皆燥而亡津液 汗出愈多 則津枯而大便愈燥 仲景脾約丸治津少大便秘 蓋以潤足太陰之燥 乃通腸也. 子和曰 諸燥皆三陽病. 韋宙曰 此即作布之麻也 其根及葉. 搗汁服 治撾打瘀血心腹滿氣短 及踠折骨痛不可忍者 皆效. 無則以麻煮汁代之. 帶下崩中不止者 水煮汁服之效.
  24. 《本草便讀》 麻仁. 治脾約與津傷. 甘平養肝血. 能澤枯而潤燥. 宣利導腸風. (麻仁一名火麻仁. 其皮可組織爲布. 苧麻即此也. 麻仁之性. 與胡麻之性. 皆屬甘平. 皆爲木谷. 故其治風潤燥之力. 大抵相同. 而用者凡遇津虧脾約風燥便結等證. 皆用麻仁. 遇麻風癬癩等證. 皆用胡麻. 亦世俗相沿習慣耳)
  25. 《本草撮要》 大麻仁. 味甘. 入手陽明足太陰經. 功專緩脾潤燥. 得當歸厚朴等辛藥. 乃能利大腸. 卒被毒箭. 搗爛煮汁飲. 赤遊丹以之塗敷均效. 並能催生通乳. 惟腸滑者忌服. 畏牡蠣白薇茯苓. 一名火麻.
  26. 《本草綱目》 大便燥結 … 【養血潤燥】 … 麻子仁(老人‧虛人‧產後閉結 煮粥食之) …
  27. 《本草滙言》 ··· 如老人氣閉血燥‧脾弱而大便難者, 婦人產後血澀氣結‧營衛凝泣而大便難者, 屬血燥而結也. 證治方用此以潤養之.
  28. 위의 《神農本草經》, 《本草經集注》, 《新修本草》 등 참조
  29. 위 《神農本草經疏》 참조
  30. 위 《本草新編》 참조
  31. 《本草害利》 火麻仁
    〔害〕多食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事. 婦人多食 即髮帶疾 以其滑利下行 走而不守也. 腸滑者尤忌.
    〔利〕甘平 入脾胃 潤五臟 通大腸 滑利下行 走而不守 宣風利關節 催生療難產.
    〔修治〕七月七日採 良. 九月採入土者損人 極難去殼. 裹沸湯中待冷 懸井中一夜 曬乾就新瓦上 去殼用.
    麻仁一物 詢之藥肆所備 每每誤用 須分別書之. 潤燥通腸閉 催生 則用火麻仁 即大麻仁. 如滋陰養肝 則用黑芝麻. 又一種四方稜而小者 名巨勝子 味苦 平肝明目. 又一種大胡麻 名胡麻仁 一名壁蝨胡麻 一名亞麻 能祛風濕‧瘡癬‧疥癩. 又小胡麻 一名三角胡麻 即茺蔚子 一名益母子 通經活血 平肝祛風. 用者宜審.
  32. 식품의 기준 및 규격(식약처고시 제2021-54호)에는 ‘껍질(포엽과 외종피)이 완전히 제거된 씨앗(마인)’으로 정의하고 있다. 발아시켜 임의로 재배하는 행위를 방지하기 위해서는 이 규정이 적합하다. 그러나 햄씨드오일 추출용이 아닌 한약재로서는 산패 방지를 위해 종피가 있는 것이 낫다는 측면에서 현재(2022년) KHP에는 ‘이 약은 포엽이 섞여 있어서는 안 된다.(순도시험)’는 규정만 있다. 발아 방지와 약효 유지의 두 가지를 만족하기 위해 ‘증건(蒸乾) 후 유통’ 또는 ‘추말 후 냉장보관 및 유통’ 등과 같은 규정으로 정비할 필요가 있다.
  33. 삼 Cannabis sativa Linné (뽕나무과 Moraceae)의 씨.
  34. 뽕나무과(상과桑科) 식물 삼(대마大麻. Cannabis sativa L.)의 잘 익은 열매를 말린 것.
  35. 본품은 삼(아사アサ) Cannabis sativa Linné (뽕나무과 Moraceae)의 열매.
  36. 뽕나무과(상과桑科, Moraceae) 식물 삼(대마大麻. Cannabis sativa L.)의 잘 익은 열매를 말린 것. 본품은 발아되어서는 안 된다.
  37.  삼 Cannabis sativa Line(뽕나무과 Moraceae)의 여문 열매.
  38. 2020년 7월 안동시  ‘대마특구지역’ 선정.
  39. 《食療本草》 要見鬼者 取生麻子 菖蒲 鬼臼等分杵爲丸 彈子大 每朝向日服一丸 服滿百日即見鬼也.
  40. 《證類本草》 陳士良云, 大麻仁 ··· 不宜多食 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氣 婦人多食發帶疾.
  41. 《本草蒙筌》 和菖蒲鬼臼爲丸 吞服即見鬼魅.
  42. 《本草新編》 至於吞之可以見魅, 祝之可以闢瘟, 俱非近理之談, 而不老神仙尤爲荒誕.
  43. 《本草害利》 多食損血脈 滑精氣 痿陽事. 婦人多食 即發帶疾. 以其滑利下行 走而不守也. 腸滑者尤忌.
  44. 《湯液本草》 汗多‧胃熱‧便難, 三者皆燥濕而亡津液, 故曰脾約. 約者, 約束之義, 《內經》謂: 燥者潤之, 故仲景以麻仁潤足太陰之燥及通腸也.